【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翻译内容】《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散文,属于“永州八记”之一。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在永州游览西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一、
本文以一次偶然的游览为线索,描写了作者在永州发现西山的过程,以及登临西山后所感受到的壮丽景色与心灵的震撼。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心境的品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 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个州,常常感到忧惧不安。 |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 在空闲的时候,就慢慢行走,随意游览。 |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 每天和同伴登上高山,进入深林,走到曲折的溪流尽头。 |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 幽静的泉水和奇异的石头,没有不到的地方。 |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 到了就拨开草坐下,倒出壶中的酒喝醉。 |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 醉了就互相枕着躺下,躺下便做梦。 |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心思达到某种境界,梦也跟着有趣。 |
觉而起,起而归。 | 觉醒后起来,起来就回去。 |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 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特之处的,我都已经看过了。 |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却从未知道西山的奇特之处。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坐在法华寺西亭,看到西山,才觉得它与众不同。 |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 于是让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杂草,烧掉野草。 |
穷山之巅。 | 直到山的顶峰。 |
是岁,水旱不节,民多流亡。 | 这一年,水灾和旱灾没有规律,百姓大多流离失所。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而我和你所共同面对的处境。 |
始得西山,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 才知道我以前并没有真正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此开始。 |
三、文章主旨
《始得西山宴游记》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言志的文章。柳宗元通过描绘西山的奇伟景象,表达自己在贬谪生活中对自然的向往与心灵的升华。他意识到,只有真正投入自然之中,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四、写作特色
- 语言凝练:全文用词简洁,情感真挚。
- 情景交融: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
- 哲理深刻:通过游览西山,引申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五、结语
《始得西山宴游记》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作者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游览不只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觉醒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