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什么意思】“不耻下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来在《论语·子罕》中也有类似表达:“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后人将“不耻下问”作为成语使用,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耻下问 |
出处 | 《论语》 |
拼音 | bù chǐ xià wèn |
字面意思 | 不以向地位或学识较低的人请教为耻 |
引申含义 | 虚心求教,不骄傲自满,尊重他人知识 |
使用场景 | 用于表扬一个人谦虚好学的态度 |
近义词 | 虚心求教、不骄不躁 |
反义词 | 好高骛远、自以为是 |
二、详细解释
“不耻下问”强调的是一种谦逊的学习态度。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士”应该具备博学多才的品质,但真正有学问的人并不以向他人请教为耻。相反,他们认为向比自己懂得少的人请教,反而能体现出自身的谦虚和对知识的尊重。
这个成语常被用来鼓励人们不要因为对方身份低微或学识不足而拒绝提问,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交流。它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职场人士、学者甚至领导者。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不耻下问”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有局限性,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问,才能保持进步。尤其在团队合作中,不同背景的人之间互相请教,往往能激发出更多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此外,这一成语也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炫耀自己的知识,而是愿意倾听别人的声音,从他人身上汲取养分。
四、使用示例
1. 学习场景:
小明虽然成绩优秀,但从不轻视同学的问题,常常耐心解答,体现了他“不耻下问”的精神。
2. 职场场景:
新员工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向老员工请教,这种态度正是“不耻下问”的体现。
3. 日常对话:
“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说明你在认真思考,值得我们学习,不耻下问才是真本事。”
五、结语
“不耻下问”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知识没有高低之分,只要虚心求教,就能不断进步。无论身处何地,保持谦逊与开放的心态,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