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巢而出意思】“倾巢而出”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鸟巢里的鸟全部飞出来,后来引申为敌方或某一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出动,通常带有大规模、全面行动的意味。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某种集体行为,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或中性色彩,具体含义需根据语境判断。
一、
“倾巢而出”出自《左传》,原本是形容鸟儿离开巢穴,后用来比喻敌人或某个组织的所有成员同时行动。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描述一种全面动员、集体出击的情况,常见于战争、运动、抗议等场景。该成语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动态感,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一种“全员出动”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倾巢而出”虽然形象生动,但在正式场合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引起误解或歧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倾巢而出 |
出处 | 《左传》 |
原意 | 鸟巢里的鸟全部飞出来 |
引申义 | 敌人或某组织成员全部出动 |
使用场景 | 战争、运动、抗议等集体行动 |
语气色彩 | 多为中性或略带贬义 |
用法示例 | “敌军倾巢而出,向我军发起进攻。” |
近义词 | 全员出动、倾全力而动 |
反义词 | 保持低调、按兵不动 |
注意事项 | 需结合语境使用,避免误用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倾巢而出”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具有历史背景和现实应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