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简介】杜甫草堂,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浣花溪畔,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其诗歌以深刻的社会关怀和高超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公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乱避乱入蜀,寓居成都,在友人帮助下于浣花溪畔建草堂居住,历时近四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诗作,如《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杜甫草堂不仅是杜甫生活和创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后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的文化圣地。如今,杜甫草堂已发展成为一座集历史、文化、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
杜甫草堂简介(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杜甫草堂 |
地理位置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浣花溪畔 |
建筑年代 | 公元759年(唐代) |
建筑风格 | 传统中式庭院建筑,古朴典雅 |
文化意义 | 杜甫在成都的故居,是其重要创作地之一 |
著名诗作 |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 |
现状 | 现为杜甫草堂博物馆,对外开放参观 |
游客特色 | 古建筑群、诗碑、文物陈列、园林景观 |
历史价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遗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旅游建议 | 建议提前预约门票,游览时间约2-3小时 |
杜甫草堂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华文化精神的殿堂。它见证了杜甫的艰难岁月与不朽诗篇,也寄托了后人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