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闻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寓意。其中,“闻”字作为成语中的常见字,常用于表达“听到、听说、闻名”等含义。下面将总结一些含有“闻”字的常见成语,并以表格形式展示,方便查阅。
一、含“闻”的成语总结
1. 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勤奋努力。
2. 闻所未闻:指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
3. 闻风而动:形容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4. 闻一知十:形容人聪明,能举一反三。
5. 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 闻名遐迩:名声传得很远,人人皆知。
7. 闻雷失箸:形容非常害怕或紧张。
8. 闻香识女人:形容对气味敏感,或通过气味识别事物。
9. 耳闻目睹:亲自听到和看到的事。
10. 名不副实:虽然有名,但实际不符合。
11. 不闻不问:对事情漠不关心。
12. 声名狼藉:名声极坏。
13. 如雷贯耳:形容名声很大。
14. 空穴来风:比喻传言并非毫无根据。
15. 闻者足戒:听到的人应引以为戒。
二、含“闻”的成语一览表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用法 |
闻鸡起舞 | 比喻勤奋努力 | 《晋书·祖逖传》 |
闻所未闻 | 从未听过的说法 | 《后汉书·王符传》 |
闻风而动 | 一听到消息就行动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闻一知十 | 聪明,能举一反三 | 《论语·公冶长》 |
闻过则喜 | 听到批评就高兴 | 《孟子·尽心下》 |
闻名遐迩 | 名声远播 | 《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 |
闻雷失箸 | 非常紧张或害怕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闻香识女人 | 通过气味识别女性 | 现代口语常用 |
耳闻目睹 |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 《史记·项羽本纪》 |
名不副实 | 名声与实际不符 | 《后汉书·马援传》 |
不闻不问 | 对事情漠不关心 | 现代常用 |
声名狼藉 | 名声极差 | 《汉书·王莽传》 |
如雷贯耳 | 名声极大 | 《三国演义》 |
空穴来风 | 传言有依据 | 《战国策·楚策四》 |
闻者足戒 | 听到的人应引以为戒 | 《论语·卫灵公》 |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含有“闻”字的成语及其含义介绍。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智慧和生活经验。在日常学习和使用中,适当运用这些成语,可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