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天抢地什么意思】“呼天抢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极度悲痛、绝望或痛苦时发出的哀嚎声。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表达中。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呼天抢地 |
拼音 | hū tiān qiǎng dì |
出处 | 《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常见用法 |
含义 | 形容人极度悲痛、绝望时大声呼喊,声音凄厉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情绪,尤其是悲伤、痛苦的情境 |
近义词 | 哭天抢地、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
反义词 | 喜笑颜开、心平气和、安然无恙 |
二、词语拆解
- 呼天:向天呼喊,表示对命运的控诉或无奈。
- 抢地:扑向地面,表示极度悲痛时的肢体动作,仿佛要与大地融为一体。
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绝望与无助。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描写主角失去亲人后,“他呼天抢地,泪如雨下”。 |
戏剧表演 | 演员在舞台上表现角色的极度悲痛时,会做出呼天抢地的动作。 |
日常表达 | “听到噩耗后,她呼天抢地,久久不能平静。” |
四、情感表达特点
1. 情绪强烈:不是普通的哭泣,而是带有强烈情绪的呼喊。
2. 动作夸张:除了语言,还伴随身体动作,增强感染力。
3. 文化背景:源于古代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古人面对苦难时的表达方式。
五、总结
“呼天抢地”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极端痛苦时的反应。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在文学、影视、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常常用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古人的悲情与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