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耕暑耘意思】“寒耕暑耘”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指在寒冷的冬天耕田,在炎热的夏天除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农民一年四季辛勤劳作,不辞辛苦地从事农业生产。它不仅表现了农事的艰苦,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传统美德。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寒耕暑耘 |
拼音 | hán gēng shǔ yún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意 | 冬天耕田,夏天除草,形容农事繁忙 |
引申义 | 形容人勤勉努力,不怕辛苦,长期坚持工作 |
二、成语解析
“寒耕”指的是在寒冷的冬季进行耕地等农事活动;“暑耘”则是指在酷热的夏季进行除草、松土等田间管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出农民一年四季都在辛勤劳动的画面,体现出一种坚持不懈、默默奉献的精神。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用法示例 |
描述农民生活 | “他家世代务农,寒耕暑耘,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
赞扬勤奋精神 | “这位老教师寒耕暑耘数十载,为教育事业贡献了全部青春。” |
表达毅力与坚持 | “创业路上充满挑战,但他寒耕暑耘,终于迎来了成功。”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勤劳刻苦、披星戴月、日理万机 |
反义词 | 懒惰懈怠、安逸享乐、坐享其成 |
五、总结
“寒耕暑耘”不仅是对农事生活的生动描述,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奋斗态度。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境,都应保持勤劳和坚韧的品质。
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不仅了解了“寒耕暑耘”的含义,还掌握了它的使用方式和文化内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